
皇太极一生妻妾众多,其中最受宠的要数宸妃海兰珠。但命运弄人中金汇融,海兰珠所生的皇八子早早夭折,她也因此郁郁而终。
不久之后,庄妃生下皇九子福临,取名“福临”,寓意幸福降临。本来,按照皇位继承的规则,福临并没有太大希望登基。毕竟皇长子豪格正值壮年,且掌握上三旗,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。可庄妃聪明过人,又极度疼爱她唯一的儿子。在多尔衮的支持与庇护下,福临最终登上皇位,成为顺治皇帝。
作为母亲,孝庄为了儿子付出极大牺牲,但她的过度宠爱也让顺治变得叛逆,不懂感恩,甚至常与母亲对立。顺治常觉得母亲处处与自己作对,而孝庄也只能在小事上妥协,但在大事上依旧坚持原则。就教育而言,孝庄无疑是失败的。
展开剩余80%尤其在婚姻与后妃问题上,顺治常与母亲产生矛盾。他年轻气盛,又有心仪的女子,自然对母亲安排的婚姻心怀不满。孝庄考虑的是国家与家族的长远利益,不允许儿子随心所欲。于是母子关系更加紧张。顺治先是废掉第一任皇后博尔济吉特氏,甚至还想废掉第二任皇后,却被母亲坚决阻止。这些矛盾让顺治逐渐对皇帝的身份感到厌倦,也为他后来的出家念头埋下伏笔。
让顺治愿意与母亲对抗、甚至废后之人,正是他一生最爱的女子——董鄂氏。
史书记载,顺治对前两任皇后、妃嫔、子女都冷漠无情,甚至临终都不愿见他们最后一面。对自己的子女,他也缺乏父爱,甚至一度想把皇位传给堂弟,而不是亲生儿子康熙。这份冷淡,反而凸显出他对董鄂氏的真情。
董鄂氏是满洲正白旗人,出身于官宦之家。她父亲鄂硕曾在江南为官,董鄂氏自幼在苏州长大,受汉文化熏陶,性格温婉而聪慧,在满族女子中十分出众。十四岁时,她被选入宫,指婚给皇太极最小的儿子博果尔,也就是顺治的亲弟弟。
按照清宫惯例,皇室宗亲的妻子要轮流入宫侍奉太后,董鄂氏因此经常进宫请安,自然与顺治有了接触。谁知这一来一往,两个正值青春年少的人一见倾心,感情迅速升温。
这种禁忌的感情很快被孝庄发现。为阻止这段不伦之恋,她废除了勋贵妻子入宫侍奉的制度,并为顺治安排了新的皇后。然而,越是阻拦,顺治与董鄂氏的感情就越炽烈。
博果尔得知妻子与哥哥私通后,感到极大的羞辱。他愤怒至极,甚至闯入宫中大骂二人。顺治非但没有愧疚,反而大发雷霆,将弟弟痛打几耳光。博果尔含恨回府,不久便自尽身亡,年仅十六岁。正史只留下寥寥一句“博果尔薨”,却难掩背后的悲剧。
博果尔去世仅一个月,顺治便迎娶了董鄂氏,册封为贤妃。顺治对她宠爱非常,不久又破格晋封她为皇贵妃,待遇甚至高于历代皇后。她的父亲也因此被封为三等伯,朝廷更是大赦天下,这在清代史上都极为罕见。可见顺治对她的宠爱无人能及。
1657年,董鄂妃为顺治生下皇四子。顺治喜极而泣,将其按嫡子规格对待,并大张旗鼓颁布诞生诏书。然而,皇子出生不久便夭折。顺治悲痛欲绝,追封其为和硕荣亲王,已经远超祖制。
丧子之痛让董鄂妃日渐抑郁,终因积郁成疾,在承乾宫香消玉殒,年仅二十一岁。短短三年,她与顺治的爱情划上了悲剧的句号。
失去爱子与爱妃,顺治彻底心灰意冷。他常常沉浸在对董鄂妃的思念之中,看破红尘,甚至一度想要出家。最终,他在郁郁之中撒手人寰,年仅二十三岁。
回望顺治短暂的一生,他虽有孝庄这样睿智的母亲,却因叛逆与执拗,最终将自己推入悲剧的深渊。至于孝庄,作为太后,她在权力斗争中展现出非凡的智慧与手腕,但母子间的矛盾却始终难解。
顺治与董鄂妃的爱情,宛如历史的轮回,令人唏嘘:父亲皇太极与海兰珠的悲剧,再次重演在儿子身上。红颜薄命,天子多情,终究逃不过命运的捉弄。
发布于:天津市广禾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